題目:Human Plasmodium vivax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volutionary origin
人類間日瘧原蟲多樣性、種群結構和進化起源
發(fā)表期刊:PLOS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發(fā)表時間:2020-3-9 影響因子:4.487
1、研究簡介
間日瘧原蟲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瘧原蟲,每年報告的瘧疾臨床病例超過2億例。由于與惡性瘧原蟲相比,該物種的死亡率較低,因此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和研究不足。在過去十年中,隨著抗瘧藥物耐藥性的發(fā)現以及嚴重甚至致命的人類病例的發(fā)現,人們重新產生了興趣。盡管如此,今天在人們對間日瘧原蟲的種群遺傳學和進化史的理解上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特別是因為缺乏來自非洲的遺傳數據。為了填補這些空白,本研究對來自全球20個國家的28個地點的834個樣本中的14個微衛(wèi)星位點進行了基因分型,分析了世界范圍內的種群遺傳結構和多樣性,間日瘧原蟲在世界范圍內的進化起源及其在美洲的引入。這項研究證明了對間日瘧原蟲進行全基因組分析的重要性,以便解開其復雜的進化史。
2、材料和方法
收集來自20個國家28個地點的834份間日瘧原蟲感染的人類血液樣本。所有血樣在知情同意后收集,并保存為干血斑或全血。間日瘧原蟲感染通過顯微鏡、聚合酶鏈反應和/或RDT確診。
微衛(wèi)星基因分型方面,在提取DNA后,先利用試劑盒對每個DNA樣品進行全基因組擴增。將全基因組擴增的DNA用作模板,用于對間日瘧原蟲10條染色體上的14個多態(tài)性微衛(wèi)星標記進行擴增。熒光標記的PCR產物利用ABI毛細管電泳儀進行檢測,進行基因分型。
血樣經常被兩個或多個單倍型間日瘧原蟲感染,導致在多態(tài)位點檢測到兩個或多個等位基因。在14個微衛(wèi)星位點中的任何一個位點上具有一個以上等位基因的分離株被從分析中去除,留下575個樣本用于群體遺傳分析。利用LOSITAN軟件對自然選擇下的微衛(wèi)星標記進行了搜索,確定了可能處于正選擇或平衡選擇下的微衛(wèi)星座位。使用Nei’s無偏估計等方法對群體遺傳多樣性進行了分析。使用種群樹、多維標度(MDS)和貝葉斯聚類方法(STRUCTURE分析)對種群之間的遺傳關系及結構進行了評估及可視化。
3、研究結果
圖1、取樣分布圖。每個國家都標明了采集的樣本數(N)和單一感染樣本數(Nm)。黃色代表亞洲國家,紫色代表中東國家,灰色代表非洲國家,綠色代表美國國家。
遺傳多樣性和連鎖不平衡分析
圖2、使用每個群體所有基因座對每個大陸的總體等位基因豐富度、Hs和rDbar的評估結果。
結果顯示,東南亞群體呈現最高的等位基因豐富度(圖2A)和遺傳多樣性(Hs亞洲= 0.865;Hs中東= 0.788;Hs非洲= 0.820;Hs美國人口= 0.820)(圖2B)。當分別考慮每個基因座時,觀察到等位基因豐富度和預期雜合性的一致模式。關于連鎖不平衡(根據rDbar的估計),東南亞人口的水平最低,其次是中東、非洲和南美人口(圖2C)。
群體遺傳結構分析
圖3、全世界收集的575株間日瘧原蟲的遺傳結構。A.基于Cavalli-Sforza距離的NJ樹。B.不同國家及區(qū)域多維標度表示(MDS)圖。
圖4、使用STRUCTURE軟件,對全球收集的575個間日瘧原蟲樣本進行K = 2、K = 4和K = 6的貝葉斯聚類分析。
使用NJ樹和MDS方法都顯示間日瘧原蟲種群根據地理起源聚集在一起(圖3A和3B)。根據貝葉斯聚類分析,與美國人口相比,亞洲、中東和東非的群體結構似乎沒有按國家劃分,而是更加多樣化(圖4)。在美洲大陸,墨西哥間日瘧原蟲的種群似乎與毛里塔尼亞的種群相關聯。實際上,貝葉斯聚類分析 (在K從4到8變化的模型下)表明,墨西哥被分配到與毛里塔尼亞相同的組。而來自埃塞俄比亞和蘇丹的非洲似乎在遺傳上更接近中東和亞洲 (圖4)。
4、討論
本研究的結果揭示,在世界范圍內觀察到的種群間遺傳多樣性和遺傳分化的差異可能是間日瘧原蟲在世界上殖民歷史的結果,也可能是近期人口統(tǒng)計事件(如種群收縮、擴張或創(chuàng)建事件)的影響。本文基于微衛(wèi)星標記的結果更符合亞洲起源和目前在全球人類中發(fā)現的間日瘧原蟲種群從亞洲的傳播。遺傳多樣性和等位基因豐富度在東南亞間日瘧原蟲種群中最高,從東南亞到東非逐漸減少,這表明人類間日瘧原蟲的源種群在東南亞,然后通過一步一步的殖民化過程傳播到非洲的假說。
往期精選文章:
祝賀天昊生物SSRseq數據分析軟件獲得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書及順利上線
SSR研究進展 11月集錦(三)
【昊閱讀】SSR-seq: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利用下一代測序進行SSR基因分型可以獲得更高水平多態(tài)性
關于天昊:
天昊生物可以提供SSR分子標記的一代毛細管電泳檢測,并且基于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開發(fā)出SSRseqTM專利技術, 可以根據客戶項目需求,提供不同數量樣本和位點的高性價比SSR檢測服務。